联系热线
开云网站 kaiyun官网开云网站 kaiyun官网3月25日,第六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“安亭指数”发布会在上海嘉定举行。近百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、数十位行业专家、逾三百名参会者齐聚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,围绕着“‘价格战’态势下汽车企业创新发展之道”这一大会年度主题,全方位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成就、创新发展的问题、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创新发展的未来!
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出席大会并做《关于中国汽车创新现状与趋势》的主题报告。以下是现场实录。
尊敬的陆区长、尊敬的赵主席,尊敬的各位领导,还有我的老朋友们,非常感谢大家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创新“安亭指数”的支持。
安亭指数诞生在嘉定区安亭镇,得到了镇党委和政府的鼎力支持,尤其历经3年疫情的考验,我们共同努力,持续创新、改进,一起走过了六年,可谓成果来之不易,也正是因为这样不懈的坚持,使得安亭指数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创新的风向标,记录着中国汽车行业创新的经验与教训,同时也对为产业创新做出贡献的企业家、工程师们,给予恰当的评价。
“安亭指数”作为一个符号,一个标志,目前只是中国的安亭汽车创新指数,未来,相信它可以成为世界的汽车创新“安亭指数”。在座的每一位参与者,都值得骄傲。在这里,我谨代表汽车评价研究院及大会组委会,向每一位关心我们指数的人给予我们的支持帮助和厚爱,致以崇高的敬意,谢谢大家。
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上半场电动化的变革,进入下半场之后,不仅需要独创性技术和产品,更需要独创性的思想。虽然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在电动化、智能化、混合动力等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,但针对当前的形势,我认为还是需要有危机感和必要的忧患意识及应对挑战的准备。
总体上,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,已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。我们认为,可以概况为局部性创新能力领先、相对性创新能力领先,和阶段性创新能力领先等3大优势,但原始创新能力才开始形成,还不能说领先。
第一,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8年世界第一,产销规模增长迅速,质量品牌快速提高,出口数据连年提升。
第五,电动智能车品牌迅速成长。2015年,蔚来、理想、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厂商选择以电动化为切入点,参与市场竞争,成功地与占优势地位的传统汽车厂商实现了差异化竞争,一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,成为我国电动汽车、高端汽车品牌的代表,在它们取得阶段性成功后,国内传统汽车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子品牌。
第六,集成创新能力比较强。体现继承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标志是新车型上市的数量和速度。根据乘联会月度传统车企新车上市的不完全统计,2022年全年乘用车市场新车上市共有168款,平均每月有14款之多。供应商体系的建立、全球整车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,供应链体系的建立都是集成创新能力的表现。
第七,原始创新能力开始形成。虽然暂时谈不上领先,但相较本世纪参数图片)之初,只能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时,已经有了长足进步。
此外,在商用车领域,占据市场主导的是中国品牌,一汽解放作为中国商用车的领头羊,在高端品牌中国本土化过程中,一直坚守自主创新,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,稳固了中国商用车在市场上的地位。宇通汽车,大胆创新走出去,为行业开辟了一条示范道路,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领军者和开拓者。此外,在低碳动力方面,和一些特殊场景的智能化发展方面,商用车行业也都有快速的反应和发展。
在汽车品类创新方面,我们重塑了全世界SUV产品定义,完善了SUV的产品属性。同时,SUV也是汽车出口的尖兵。目前,SUV几乎是所有中国品牌中的主打车型。
除此以外,电池行业,无论是技术、产能、销量还是配套产业链等,也都实现了局部性领先。
一是电动车相对于燃油车创新领先。中国在传统燃油车技术方面,一直不如国外,但在电动汽车领域,我们相对是领先的,无论是技术市场方面,还是品牌方面,中国的电动汽车是集群,而特斯拉只是孤军奋战。其他境外电动汽车品牌,都尚未能形成合力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即便如此,我也不能轻视,要尊重它的颠覆性创新,同时更要研究它的创新。此外,在智能车的品类方面,中国也具备相对性的创新能力,目前纵观国内市场,智能车已经基本覆盖了从A00到MPV各品类产品。
二是中国商用车的性价比相较国外,具备一定相对性创新能力。但同时,我们必须正视,在高品质领域,我们的优势相对不够明显,所以要加强和戴姆勒、沃尔沃这样的高品质车企产品对标,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,与它们同台竞技。在继续发挥性价比创新优势的同时,进一步提高品质,走出高品质、高价格的良性循环之路。
三是在具体车型级别方面,中国的A级轿车,相对于跨国公司,具备相对性价比创新优势。无论是传统燃油车,还是电动智能汽车,自主品牌A级车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。
创新是永无止境的,所以在这里,我必须要强调,当前,中国的汽车产业,只是阶段性的创新能力领先。
我们在电动和智能车培育、推广阶段,具备创新能力领先优势。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制定国家级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,确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,在全国推行“十城千辆”示范推广工程,明确三纵三横的技术路线,最终可以说是觉得了阶段性的胜利。但不得不指出的是,我们缺乏颠覆性的创新领先,包括蔚小理在内的造车新势力,严格来讲,都不是最先的颠覆者。
第一,整体创新的短板。到目前为止,中国尚未诞生世界一流的公司,不具备一流的研发能力、体系能力、应变能力、原创能力;我们也未能诞生世界一流的品牌,所谓一流的品牌,不仅在中国市场占主导,更要在全球市场上,得到认可。中国品牌在国际化、全球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第二,在关键技术方面,存在短板。在芯片领域,尤其是最短缺的MCU芯片几乎完全被国外厂商垄断,国内企业就算能够制造出同等级别的产品,也赶不上国外芯片公司创新的速度,他们具备的是引领性创新优势。在软件方面,工业软件自主可控能力低。发改委原司长年勇曾说过,我国当前的产业基础,包括研究的基础、应用的基础等,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,最为突出的就是基础研究。在高端芯片、工业机器人等这些硬件方面,几乎不具备生产能力,原创的操作系统等关键软件也要依靠进口。我国想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,工业软件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,但在我国更工业软件的发展中,存在这产学研生态体系不完善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。眼下,正处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过渡期,应该牢牢抓住这一过渡期带来的机遇,着手改变,统筹推进工业软件的国产化。此外,在高新材料和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,也存在一定的短板。
第三,原始创新存在短板。在关键原创技术方面,特斯拉可谓是真正实现了用软件定义汽车,成为智能汽车的先驱者。其商业模式也具备颠覆意义,践行高端下探的发展战略,塑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品牌。在动力电池、混合动力技术等方面,中国车企都缺乏原始创新能力。
在此,我想强调,中国想要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,一味地跟随学习肯定是不够的,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始创新能力。眼下,我们只是换道先跑,就算跑到了前面,也只是暂时的,终点的冠军并非一定是我们。只有在同一赛道上超过领先者,那才是真正的超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