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IYUN (官方网站) | 开云 中国大陆

探索无限,启程KAIYUN官方网站,发现开云中国大陆的精彩世界!Kaiyun生于创新,立足上海,布局全国,对接海外
KAIYUN (官方网站) | 开云 中国大陆

扫一扫咨询详情

全国咨询热线:

021-52580037
当前位置: 主页 > Kaiyun新闻 > Kaiyun动态
Kaiyun新闻Kaiyun News

联系热线

021-52580037

微信号:kaiyunspaceplus
手 机:021-52580037
邮 箱:admin@autospaceplus.com
地 址: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010号嘉华中心2802室

要买车还能再等等!2025年新能源车这些关键技术将有重大升级

发布时间:2024-12-28人气:

  【TechWeb】在新能源车时代,汽车的进化速度可谓一日千里,新技术也是层出不穷。包括AI大模型、智能驾驶等技术都在快速上车,很多我们在几年前不可想象的新技术、新功能,现在都成了标配。

  在能源核心技术领域,一方面动力系统创新升级,包括电机以及混动系统的效率不断提升,能耗在逐步降低;另一方面,智能驾驶技术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,也在快速迭代。

  在此背景下,各大汽车厂商都加大了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,争取新技术可以被快速量产上车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,还会有很多新技术会实现重大突破,或者目前仅在部分高端车型搭载的新技术应用规模显著提升。

  在此,我们也总结了2025年汽车行业五大技术趋势。如果您近期有购车打算,又渴望体验最新技术,不妨也可以等一等。

  对于纯电车来说,续航可能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了,想要提升续航,除了增加电池容量之外,就要想办法降低能耗,而电驱集成化技术是目前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
  众所周知,电车的核心三大家的电池、电机和电机控制器,最初各部件分散布局,不但会占用更多的车内空间,同时不同模块需要独立的控制芯片,还要通过额外的线束将各个部件联系起来,工作时的能耗损失也非常高。

  随后,将电机、减速器和电机控制器MCU集成三合一方案出现,显著提升了效率与空间利用率。再到后来,将OBC、PDU、DCDC等关键部件集成在一起,出现了六合一、八合一电驱系统。

  如今,十二合一的电驱系统也已经量产上车,比如比亚迪e平台3.0 Evo,集驱动电机、减速器、电控、整车控制器、电池管理器、高低压直流转换器、车载充电器、高压配电单元、自加热模块等一系列关键元器件于一身的十二合一智能电驱系统,已经搭载于海狮07 E车型上。

  将多个部件集成在电驱系统当中优势非常明显,电驱系统结构变得更加紧凑,进一步缩短整车线束长度、控制芯片数量。减少了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,让电能转化为动力的效率更高,车辆的续航里程也会因此而增加,

  目前,可以做到十合一以上的厂商屈指可数,搭载的车型数量也很有限。但多合一电驱系统是大势所趋,各家车企也在加紧研发量产,可以预见在2025年将有更多车型搭载更加高效的多合一电驱系统。

  提起智能化,大家想到的可能更多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,但其实一直被我们忽视的底盘技术也在变得更智能。

  最近,雷军公布了小米汽车的智能底盘预研技术,也让智能底盘技术走进大众的视野。

  简单来说,智驾与智能底盘融合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一个超级智能的 “大脑” 和一套灵活协调的 “神经系统”,让汽车变得更加聪明和听话。

  线控化实际上就是取消了所有机械连接,完全通过电信号对执行器进行控制,包括线控刹车、线控转向和线控悬架等。线控化的好处反应速度快,并且天生就带有安全冗余,更加适合智能驾驶对于安全性的需要。

  相比传统燃油车底盘分散式的布局结构,智能底盘采用了更加集中的域控制器架构,将电子控制单元的数量大幅减少,并实现了更好的协同控制。在实际运行中,底盘当中的各个执行器能够共同参与控制,从而提高运动的精度和效能。

  而随着AI技术的提升,车辆的感知系统、传感器系统,以及云端数据可以融合进行工作。比如,当车辆提前感知到前方路面有大的起伏颠簸,智能底盘就会提前调节悬架参数,最大化的抵消颠簸,从而提升乘坐的舒适性。

  目前,包括华为、蔚来、小米、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均布局了智能底盘技术,并且已小规模上车。比如,全新上市的智界S7就搭载了华为的途灵智能底盘;蔚来的天⾏智能底盘也首搭在了刚刚上市的蔚来ET9车型上面。

  可以肯定的是,智能底盘将会是继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之后,车企卷的新方向。同时,智能底盘也将在2025年迎来量产元年。

  比如,吉利在北京车展上展示了能够 “自动控车避险” 的AI数字底盘,预计2025年将正式应用到部分车型上。

  此外,奇瑞在2024年10月的全球创新大会上发布了云台智能底盘 2.0 核心技术,预计会在2025年应用到旗下相关车型中。

  提到汽车的操作系统,可能很多人还认为只有车内的那块大屏是需要操作系统的,但事实上,目前汽车行业已经发展到向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过度的阶段。

 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,车辆内部有很多不同的系统,比如控制发动机的、管娱乐的、负责驾驶辅助的等等,它们各自为政,就像一群人各自干各自的活,配合起来不那么默契。

  然而目前在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强烈需求下,对车辆的数据吞吐、系统延时、跨域联动、安全可靠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,这时就需要车辆核心部件高效协同。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则把这些分散的系统全部整合到一起,让它们在一个统一的指挥下协同工作,相当于有了一个 “大管家” 来统一管理,提高了效率。

  今年7月,蔚来率先发布了行业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——SkyOS·天枢。据介绍,该系统能够在底层打通智能硬件、计算平台、通信与能源系统,实现对车联、车控、智能驾驶、数字座舱、手机应用等全域应用的统一管理与协调。

  目前,除了蔚来以外,华为也已经有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发布,而其他车企也在积极布局,预计2025年将实现真正上车。

  对消费者来说,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最直接的好处在于,未来车辆OTA升级将不仅局限于个别功能,从智能座舱到动力输出,甚至到底盘软硬,一切皆可升级。

  从年初的城市无图NOA,到如今爆火的端到端智驾,智能驾驶技术在今年快速发展迭代。

  近期,将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入端到端智驾成为最新技术趋势,可显著改善车辆对场景、障碍物等要素的理解能力,更好的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。

  过去,智驾更多是基于规则算法,但算法是有限的,当行驶中遇到突发状况,智驾系统就不知如何应对了。近两年,端到端成为了新的技术方向,将智驾规则放到大模型里,经过不断地数据训练学习,智驾系统在接收到道路信息后不再需要规则,经过推理后可以做出更加拟人化的决策,便可应付城市中更加复杂的交通场景。

  今年年中,理想率先推出了端到端模型+LM(视觉语言模型)的方案。LM相当于智驾系统的一双眼镜,通过车身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以及导航信息,由LM模型进行推理,可以让车辆“看懂”周围的道路信息。

  比如,遇到停车场闸机、ETC闸机等,系统会识别到抬杆后再继续行驶,这就让智驾系统可以真正的做到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驾驶。再比如,道路上临时摆放的锥桶、占道施工等情况,智驾系统也可以更好的识别到并进行有效的避让,从而大大提升了安全性。

  最近,智驾行业出现了一个融合了视觉、语言和动作的多模态大模型范式LA。不同于端到端+LM的模式,两个模型是相对独立的,且LM模型需要单独占用一颗智驾芯片的算力。LA架构下,端到端与多模态大模型的结合会更彻底,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模型,可以更好的识别和处理行驶中遇到的罕见事件,有效提升智驾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安全性。

  目前,端到端融合多模态大模型已经成为行业认可的最新方向,理想已经开展了初步探索。此外,元戎启行则预计在明年推出LA技术,并将其智驾方案搭载在魏牌蓝山车型上面。

  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还会有更多厂商参与进来,2025年智驾行业的迭代速度还将加快。

  每日头条、业界资讯、热点资讯、八卦爆料,全天跟踪微博播报。各种爆料、内幕、花边、资讯一网打尽。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,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。

  20薪,连休12天,返乡办公两个月……互联网大厂春节福利大比拼,你羡慕了吗?

  亚马逊云科技陈晓建:2025年很多客户将从生成式AI原型验证转为生产应用

  韩国半导体在今年前11个月出口1290亿美元 全年有望超过1400亿美元

  苹果被一韩国电缆公司起诉侵犯无线充电专利 涉及iPhone、AirPods等

  青云QingCloud EHPC 打造即买即用的全流程SaaS化超算服务

 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

  蚂蚁链发布BTN:可将区块链网络吞吐量提升186% 带宽成本降低80%

  蚂蚁自研数据库OceanBase宣布开源 300万行核心代码向社区开放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021-52580037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